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后就应该没有宰相了,为何又有《宰相刘罗锅》呢?

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后就应该没有宰相了,为何又有《宰相刘罗锅》呢?
丞相和宰相这两个名词到底有何区别?
历史人气:866 ℃时间:2020-08-12 16:40:11
优质解答
丞相和宰相是一样的,只是称呼改了,明代以前称呼作丞相,意思是承君之旨,是国家的元首,奉禄万石.宋朝灭亡,丞相之称呼也随之消失.在元代,丞相改称国师或关白摄政.到了明朝,丞相改称宰相,宰字代表掌管生杀大权,相字代表百官之首,掌管大政方针.这个时候,宰相通常有两位,左宰相掌管文事权,右宰相掌管兵权.清代时,宰相之权彻底瓦解.丞相的权力被军机处取代,换句话说宰相之职不再有一人担任,而改为有一帮人分担.军机处的成分主要是以一帮内阁大臣组成,有机会入军机处的包括了:吏,户礼,兵,刑,工六部尚书,亲王,贝勒等等.当时,尚书是全国最高的官职,至于那些“大学士”的称号只是皇上御赐的,就像古代重臣封侯一样,只是清朝不再封侯,以“大学士”代替.被成为“大学士”的人改称“中堂”,位等同宰相.当时刘庸和和绅都有大学士爵位,所以都被称呼为中堂或者宰相.
PS.虽然刘庸和和绅同时被称为宰相,但是他不入军机处,所以官职比和绅小.
我来回答
类似推荐
请使用1024x768 IE6.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点,以保证最佳阅读效果。本页提供作业小助手,一起搜作业以及作业好帮手最新版!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12-2024 作业小助手 All Rights Reserved. 手机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