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到长城非好汉,不到黄河心不死.

不到长城非好汉,不到黄河心不死.
语文人气:687 ℃时间:2020-04-05 13:49:48
优质解答
不到长城非好汉”这句话对不对,是中国人都知道这句话的真实含义,这句话所反映的民族精神从来没有人怀疑.这句话里,“长城”真的只是指那个庞大的建筑物吗?非也.她指的是一种民族精神,一种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.
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,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,是月球上“唯一能看见的人工工程”,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《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》.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,为诸侯各国防御之用.秦统一中国后,在原燕、赵、秦三国长城的基础上,修筑新的长城.汉代在阴山以北修筑了一道“外长城”.明朝前后历时200年筑成了西起嘉峪关,东抵鸭绿江,全长12700多里的明长城,其中嘉峪关至山海关一段,由于工程质量较高,至今大部分保存完好.其中居庸关、山海关、雁门关、娘子关、嘉峪关等是长城最著名的关隘.万里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,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.俗称“不到长城非好汉”,愿天下有志者竞游长城.
黄河之于中国人,真是一条又爱又恨的大河,人们在河岸两旁讨生活,同时也让河水试练极限,人是否真的胜得了天,看看那些居住于河岸的子民们,不得不说为了生存,绝地逢生是常有的事,有句话说得好:「不到黄河心不死」,正可用来比喻居民们不达目的不罢休;不到绝望不死心.只是,为什么不说「长江」而非要「黄河」不可呢?
据晚清小说《扫迷帚》第五回中写到昆山通人汪梧凰,辨析苏州谚语时说:「弗到黄河心弗死,到了黄河死不及.」其中之「黄河」仍「横祸」之误,言人不犯横祸,则不肯死心塌地;及犯了事,则身为囚犯,欲死不及,乃劝人及早改过之意.现则,被用来比喻不远目的不罢休.
「黄河」并非真指黄河,而是横祸之谐音.久而久之,人们为了表达直接,避开贬谪的原意,遂把「不得横祸心不死」演变成了「不到黄河心不死」.与此语相近的俗语有「不到乌江不死心」则取自项羽被困垓下,乌江自刎之典.
我来回答
类似推荐
请使用1024x768 IE6.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点,以保证最佳阅读效果。本页提供作业小助手,一起搜作业以及作业好帮手最新版!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12-2024 作业小助手 All Rights Reserved. 手机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