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32P标记的玉米体细胞(含20条染色体)的DNA分子双链,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,

用32P标记的玉米体细胞(含20条染色体)的DNA分子双链,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,
让其分裂第一次……第N次,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条和2条,则这至少是 次分裂的分裂期.
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
解析:由染色体条数为40条知是分裂后期,若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,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为40条,若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,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为20条.若第三次有丝分裂后期,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在0到20条之间.
“若第三次有丝分裂后期,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在0到20条之间.”这个解释谁能帮我细说一下,
谕神之左手:以你的说法,是否第二次分裂后期就已经出现“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条和2条”的结果了啊,
其他人气:191 ℃时间:2019-10-09 10:16:34
优质解答
前两次有丝分裂都很好理解,难以理解的是第三次.
首先,要明白第二次有丝分裂前的细胞状态.这时,玉米细胞的20对染色体,有40条同源染色单体,而其中的一半,即20条具有32P标记.
而当第二次分裂后期时,染色单体随机分开,具有32P标记的染色体也随机进入2个细胞,而某个细胞分到具有32P标记的染色体的数目为0-20.而对于整个分裂细胞来说,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仍就是20条.
而第三次分裂是以第二次分裂的子细胞为前提,这也解释了“若第三次有丝分裂后期,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在0到20条之间.”,理解了这一点第三次分裂也就理解了.
第二次分裂后期出现“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条和2条”的结果是不可能的,注意,总体2字.我的分析是对于分配到两极的染色体而言,而分配到两极的染色体就是分别形成第三次分裂的细胞.而对于第二次分裂的细胞这一整体而言,还是肯定存在20条32P的染色体.
希望你可以理解.
我来回答
类似推荐
请使用1024x768 IE6.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点,以保证最佳阅读效果。本页提供作业小助手,一起搜作业以及作业好帮手最新版!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12-2024 作业小助手 All Rights Reserved. 手机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