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想知道一些关于化学动手操作的基础常识.只是简单的常识就可以谢谢.我急用.

我想知道一些关于化学动手操作的基础常识.只是简单的常识就可以谢谢.我急用.
化学人气:679 ℃时间:2019-09-29 06:02:44
优质解答
找了6个简单的,希望帮到你的忙.
1.仪器的洗涤
洗涤方法:实验之前必须洗涤仪器,先用毛刷蘸洗涤剂刷洗,再用水冲洗,最后用蒸馏水清洗.
洗净标准:玻璃仪器洗后,如果内外无水滴聚集,也无水滴成股流下的现象,即已洗刷干净.
2.药剂的取用
(1)取用“三不”:不能用手接触药品,不要把鼻孔凑到瓶口闻气味,尤其不得品尝药品的味道.
(2)药品用量: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.如果实验中没有说明用量,则:液体取1—2mL,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即可.
(3)固体药品的取用
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,药匙的两端为大小两匙,取较多量时用大匙,较少时用小匙.有些块状固体可用镊子取用(如Na、K、白磷等).
往试管里装固体粉末时,为避免粉末粘在管口和管壁上,可用纸槽将药品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,然后直立试管,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.
把块状的固体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试管中时,应先把试管横放,将药品放入试管口处,再把试管慢慢地竖起,使之滑到底部.
(4)液体药品的取用
液体药品盛在细口瓶里.取用时,先把瓶塞拿下,倒放在实验桌上,然后一手拿起瓶子,(标签应向手心!)另一手略斜拿试管,使瓶口紧挨试管口,把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中.
(5)取完后应立即盖紧瓶盖,放回原处,注意标签向外.
3.加热
容器外不能有水滴(以防炸裂);先均匀受热,后再固定一点集中加热,加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,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,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、试管应与桌面成45°角,试管口不要对任何人,以防事故.
4.溶解与稀释
①需要的仪器:烧杯、玻璃棒.
②溶解固体:为加速溶解,可将块状固体研碎,不断用玻璃棒搅拌,加热可促进溶解.
③浓H2SO4的稀释方法:将浓H2SO4沿烧杯壁缓缓地注入水中(乙醇中、浓HNO3中、乙酸中等),并不断搅拌,绝对禁止“反倒”发生.因为浓H2SO4溶于水时发生大量热,会使水迅速沸腾、溅出酸来,造成伤人事故!
5.过滤
(1)用到的仪器:烧杯、铁架台、漏斗、玻璃棒、滤纸.
(2)注意事项:“一贴、二低、三靠”
“一贴”:滤纸紧贴漏斗内壁,中间无气泡(用水润湿后,用手压实).
“二低”:①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;
②漏斗里的液体低于滤纸边缘.
“三靠”:①倾倒液体的烧杯尖口要紧靠玻璃棒.
②玻璃棒的一端要轻轻地靠在三层滤纸的一侧.
③漏斗的下端(尖嘴部分)要紧靠烧杯内壁.
6.化学意外事故的处理
(1)灭火:一但失火应立即停止加热,尽可能移开可燃物,停止通风、切断电源.小面积着火可迅速用湿抹布、湿衣服或砂子等覆盖.大面积着火时,应使用灭火器,同时报警.
注意点:
油类、酒精等着火不能用水灭.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水、泡沫灭火器灭火,应用砂子.
(2)重金属盐中毒:可服饮大量牛奶.
(3)浓H2SO4沾到皮肤上:应立即用布拭去,然后迅速用大量水冲洗,最后涂上3%-5%的NaHCO3溶液.
(4)苯酚沾到皮肤上:应立即用乙醇反复冲洗.
(5)浓NaOH沾到皮肤上: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,再涂上硼酸.
我来回答
类似推荐
请使用1024x768 IE6.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点,以保证最佳阅读效果。本页提供作业小助手,一起搜作业以及作业好帮手最新版!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12-2024 作业小助手 All Rights Reserved. 手机版